7月20日入伏,8月18日出伏,今年的“三伏天”全程30天。如何使用空调,记住以下5点,省电又舒服。
白天25-26℃、夜间27-28℃
日常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℃-28℃的“黄金区间”,这个区间不会因为温度太低导致“空调病”,体感最舒适,而且也相对省电。白天25℃-26℃体感舒适,夜间睡眠可升至27℃-28℃,避免后半夜过冷。
刚刚回家打开空调,可先开23℃快速降温,30分钟后调回26℃,避免长时间低温运行。
睡眠模式、除湿模式、节能模式
睡眠模式:有些品牌空调会有专门的“睡眠模式”,夜间开启后,空调自动逐步升温并降低风速,省电且能避免感冒。
除湿模式:除湿模式潮湿地区首选,当湿度>60%时(如南方梅雨季),除湿模式比制冷省电30%,同时体感温度下降2℃-3℃。干燥的北方地区则不建议,避免呼吸道太干不适。
节能模式:有些品牌的空调可选择“省电模式”,也能减少晚上长时间开空调的耗电量。
定时关机:如6时起床,则5时左右即可关机,既利用了室内余温保持凉爽,还能节省不少的电费支出。
“空调+风扇”组合省电又凉快
“空调+风扇”组合:日常屋里可搭配空气循环扇/风扇,让屋内空气流动起来,风扇促进冷气循环,体感温度降2℃-3℃。比如:空调设28℃+风扇≈体感26℃效果。
建议风扇摆放位置:置于空调下方,将冷风吹向房间深处,可选择柔风/自然风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单开风扇相比,单开空调效果更佳。天气炎热时,风扇吹出来的是热风,可能会影响睡眠深度,降低睡眠质量。此外,风扇是通过空气流动加快,借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温度,可能导致体液的丢失。如果不能及时补水,血液黏稠度会升高,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,会增加疾病加重的风险。
不过,长时间开空调,空气会变干燥。尤其是相对干燥的北方,人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,口鼻、眼睛很容易变得干涩、酸胀。建议在空调的出风口附近放盆水,可有效缓解干眼症状。
空调风向朝上吹,冷空气自然下沉
很多人不开空调还有一个原因,觉得空调的风吹在身上不舒服,其实,空调风向可以设置成朝上吹,或上下摆风。这是因为冷空气比热空气密度高,会像水一样自然向下沉降。当空调冷风向上吹时:冷风先抵达天花板→ 缓慢向下沉降 → 均匀扩散至整个房间。这样避免冷风直吹人体,减少“头痛/关节痛”,同时实现全屋温度均衡。
外出<1小时不建议关空调
重启空调的耗电相当于持续运行20-30分钟。外出<1小时的情况,建议不要关闭空调,空调温度调高1℃-2℃即可。
频繁开关空调还可能给压缩机造成较大压力,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。想要空调省电,更有效的做法是:尽量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热交换,空调不用的时候彻底断电;建议使用变频空调。
当然,每天早晚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,有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、补充氧气股票配资开户炒股,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